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等级考试课六级教师试题 七级教师试题

编辑:题库网 tiku.cc阅读: 日期:2018年04月20日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等级考试课六级教师试题 七级教师试题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等级考试课

 

六级教师试题

 

A

B

地 面 地 面

1.摊推手

1.波浪(一)

2.勾绷脚

2.弹腿

3.前、旁大踢腿

3.环动

扶 把 扶 把

4.蹲 4

4.擦地

5.小跳(一)

5.弯腰

中 间 中 间

6.女双手位

6.男双手位

7.波浪(二)

7.双脚转

8.藏族舞

8.蒙古族舞

 

目录

1. 背诵年级教学任务

2. 讲解下列组合的训练目的及动作的教学步骤。(摊推手、双脚转、蒙古族舞)

3. 讲解下列动作的规格及要领。(后弯腰、后踢腿、擦地、小跳(二))

4. 说出下列组合的术语,并做出准确动作。(双手位、蒙古族舞)

5. 年级教学任务是根据什么制定的?

6. 为什么要进行“扶把”动作的训练。

7. “音乐反应”训练是如何用动作体现重拍的?举例说明

8. 设定教学步骤的依据是什么?

9. 什么是一堂课的基本组织原则?

 

2、讲解下列组合的训练目的及动作的教学步骤(由任课教师随技术课堂讲解)。

(1) 摊推手:

训练目的:

学会“摊手”和“推手”动作,提高手部和腕部的灵活性及表现力。

教学步骤:

摊 手:

①“团手”到“摊手”的练习。

②“团手绕腕”到“摊手”的练习。

③分别在不同的手臂位置上练习“摊手”动作。

推 手:

①“团手”到“推手”的练习。

②“团手绕腕”到“推手“的练习

③分别在不同的手臂位置上练习“推手“动作。

(2)双脚转:

训练目的:

学会“平步半蹲转”、“双踮脚转”、“点步转”的动作及三种转的正确方法。

教学步骤:

平步半蹲转:①单一练习“平步半蹲转”②“舞姿”与“平步半蹲转”的配合练习。双踮脚转:①单一练习“双踮脚转”。②“舞姿”与“双踮脚转”的配合练习。点步转:①先找重心与“点步”的位置。 ②“点步”与“转”的协调配合。

教学步骤:

平步半蹲转:①单一练习“平步半蹲转”②“舞姿”与“平步半蹲转”的配合练习。双踮脚转:①单一练习“双踮脚转”。②“舞姿”与“双踮脚转”的配合练习。点步转:①先找重心与“点步”的位置。 ②“点步”与“转”的协调配合。

 

3、讲解下列动作的规格及要领(由任课老师随技术课堂讲解)

① 擦地:

动作规格:

前擦地:“小八字位”站立,主力腿固定,动力腿经全脚向前擦地伸出,绷脚点地,脚尖与主力腿脚跟成直线。收回时,经脚掌至全脚擦回。

后擦地:“小八字位”站立,主力腿固定,动力腿经全脚向后擦地伸出,绷脚点地,脚尖与主力腿脚跟成直线。收回时,经脚掌至全脚擦回。

旁擦地:“小八字位”站立,主力腿固定,动力腿经全脚向旁擦地伸出,绷脚点地,两脚尖成一条横线。

动作要领:骨盆固定,双腿外旋,动力腿的脚尖最大限度延伸。向前“擦地“时脚跟主动,向后”擦地“时脚尖主动。

② 后弯腰、后踢腿:

后弯腰:

动作规格:“双跪立“双臂上举与肩同宽,弯腰时眼随手、同时手臂带动头、颈、肩、胸、腰依次向后弯屈至双手扶地;返回时,腰、胸、肩、颈、头逐次直起。

动作要领:展肩,腰椎上挑,顶胯,呼吸均匀。

后踢腿:

动作规格:双手扶地,“单跪后伸腿“直腿向后踢起,眼视前方。

动作要领:快踢、轻落,大腿内侧用力。

③ 小跳(二):

动作规格:“小八字位”站立,经“半蹲”向上跳起,空中直膝、绷脚,身体垂直;落地时经脚掌至全脚再“半蹲”。

动作要领:用力点在踝关节,推地时绷脚,落地时要控制。

4、说出下列组合的术语,并做出准确动作(由任课教师随技术课堂讲解)。

①女(男)双手位:术语:“顺风旗”、“斜托手”、“山按手”、“托按手”、“双盖手”“双分手”“双晃手”。②蒙古族舞:术语:“双勒马式吸腿跑马步”、“双勒马式平踏步”、“单勒马式小跑步”、“笑肩”、“甩鞭”、“扬鞭”。

5、年级教学任务是根据什么制定的?

答:①是根据本系列教材的最终训练目标制定的。②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制定的。③是根据年级的学时制定的。(建议:1-6级不少于48小时;7-8级不少于64小时;9-12级不少于96小时。)④是根据承上启下的关系制定的。

6、为什么要进行“扶把”动作的训练?

答:①“扶把”动作训练是“中间”动作训练的重要教学步骤。

②“扶把”动作训练能帮助学生逐步提高控制和支配自己身体的能力,包括:体态、重心、力度、速度、柔韧度及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

7、“音乐反应”训练是如何用动作体现重拍的?举例说明。

答;在“重拍”出现时,动作应鲜明、突出,有力度或幅度。

8、设定教学步骤的依据是什么?

答:①是依据教学对象的舞蹈基础。

②是依据动作训练目的及年级教学任务。

③是依据动作和组合的难易程度。

9、什么是一堂课的基本组织原则?

答:一堂课的基本组织原则应具有两个全面性。

① 教材类别的全面性:包括舞步、基训、身韵、民族民间舞、音乐反应、游戏、模仿与想象及滚翻等类别。

② 身体部位训练的全面性:包括头、颈、肩、胸、背、腰、髋、腿、膝、踝、脚、臂、肘、腕、手和眼睛。

七级教师试题

 

A

B

(一)

(一)

地 面

地 面

1、横移、转腰

1、提、沉、含、仰

2、弹、撩腿

2、大环动

3、后弯腰、后踢腿

3、前旁大踢腿

扶 把

扶 把

4、擦地

4、小抬、小踢腿

5、端、掖、吸腿

5、弯腰(一)

中 间

中 间

6、弯腰(二)

6、晃手

7、小跳(二)

7、双脚转

8、云南花灯

8、藏族舞

(二)

(二)

1、提、沉、含、仰

1、横移、转腰

2、小抬、小踢腿

2、端、掖、吸腿

3、晃手

3、云南花灯

(三)

(三)

1、弯腰(二)

1、晃手

2、云南花灯

2、藏族舞

目录:

 

1、背诵年级教学任务。

2、讲解下列组合的训练目的及动作的教学步骤。(提沉含仰,晃手,云南花灯)

3、为什么要按照一堂课的基本组织原则授课?

4、年级教学任务与教师授课的关系是什么?

5、检验教师授课及学生考试的标准是什么?

6、什么是组合中的主干动作?举例说明。

7、什么是组合中的难点?举例说明。

8、“音乐反应”为什么不能事先编好?

 

 

1、背诵年级教学任务。

2、讲解下列组合的训练目的及动作的教学步骤(由任课教师随技术课堂讲解)。

(1)提沉含仰:

训练目的:①初步掌握“提”、“沉”、“含”、“仰”的方法和体态。

②学会将气息、眼神与动作相结合,并贯穿到组合的过程中。

     教学步骤:①找到“提”、“沉”、“含”、“仰”的体态。

②用较慢的速度单一练习,学会脊椎伸展与收缩的基本方法。③用气息带动,练习“提”、“沉”、“含”、“仰”。

④“提”、“沉”、“含”、“仰”与手眼的配合练习。

(2)晃 手

训练目的:①学会“大晃手”和“小晃手”的基本动作。

②学会“手眼身法步”的协调配合。

     教学步骤:①找到“小晃手”的准确位置,并学会手与肘的配合方法。

②练习“大晃手”上半圆和下半圆的运行路线。

③完整的“大晃手”与下肢动作的配合练习。

④“手眼身法步”和气息的配合练习。

(3)云南花灯:

     训练目的:①学会“跳撩步”、“跳颠步”、“三步跳颠”的舞步。

②初步掌握云南花灯“正崴”的动律和风格。

     教学步骤:①练习“正崴”的动律。

②单一练习“跳撩步”、“跳颠步”、“三步跳颠”。

③练习动作之间的衔接难点。

④练习队形和两人的配合。

3、为什么要按照一堂课的基本组织原则授课?

答:①有利于学员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②有利于全面提高学员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能力

③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进度,完成教学任务。

4、年级教学任务与教师授课的关系是什么?

答:①是教师把握本年级学生应达到该年级训练程度的提示。

②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把握两个“全面性”的提示。

5、检验教师授课及学生考试的标准是什么?

答:是本年级的教学任务。

6、什么是组合中的主干动作?举例说明。

答:指组合中主要训练的动作。

示例:①弯腰(二)

主要训练动作是 “后弯腰”、 “转腰”、 “涮腰”。

②藏族舞

主要训练动作是“退踏步”、“欢乐步”、“嘀嗒步”、“大嘀嗒步”。

7、什么是组合中的难点?举例说明

答:指组合中较难掌握的部分。包括组合中的动作、风格、韵律、乐感、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这几方面的准确把握。

示例:①晃手

组合中的难点是“晃手”动作中呼吸的把握。

②云南花灯

组合中的难点是“跳颠步”、“三步跳颠”与“崴”的动律的协调配合。

8、“音乐反应”为什么不能事先编好?

答:①因为音乐反应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即兴舞蹈的能力。

②如事先编好,会阻碍孩子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也会失去音乐反应的训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