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中山大学 文化与认知 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编辑:题库网 tiku.cc阅读: 日期:2018年04月17日

2016 中山大学 文化与认知 研究生入学考试题。中山大学文化与认知硕士点和博士点,由人类学系和哲学系合办。认知科学综合文理, 包括心理学、神经科学、人工智能、哲学、人类学和语言学六大分支。其科学取向的研究, 侧重探讨人类认知的普遍规律。人文取向则考察人类认知的普遍规律如何在文化和社会情境中体现出来,并随社会文化和政治经济情境而变。传统上,科学取向是认知科学的主流。

当前, 人文取向越来越受重视。在其中,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从早期研究非西方社会的文化认知方式,到今天研究个体的认知与文化观念和时代的政治经济背景间的微妙互动,展示了认知的灵活多变及丰富类型。

分享2016年文化与认知硕士点入学必考专业课之一《社会文化的理论》试题及参考答案。该课程推荐教材为:1) 黄应贵 2010 《返景入深林》商务印书馆; 2) 兰德尔·柯林斯, 迈克尔·马可夫斯基 著, 李霞 译 2014 《发现社会:西方社会学思想述评》 商务印书馆。

已经改完卷了,结果堪忧。希望更多人从不同学科关注文化与认知。未来几年,中大人类学系和哲学系将致力推动这个领域。它结合文理,一切都未定,是我眼中二十一世纪人类知识追求的明星之一。

 

一.  名词解释 (每题 6分, 共30分)

1. 人类心智同一性 (psychic unity)

2. 地方知识(local knowledge)

3. 文化逻辑(cultural mentality/logic)

4. 能动性(agency)

5. 翻译(translation)

 

二. 简答题 (三选二, 每题20分, 共40分)

1. 谈谈人类学和社会学中的诠释学派(如人类学中的Clifford Geertz,和社会学中的文化社会学)对社会文化理论的贡献

2. 简述社会学家Pierre Bourdieu 的实践理论的基本主张,辅以个案说明。

3. 人类学研究认知经历了三个阶段:认知人类学,心理人类学,以及当代的神经人类学(neuroanthropology),简述每个阶段的特点,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三. 论述题  (三选二, 每题40分, 共80分)

1. 认知科学史上有一幅著名漫画,画中,一个人从自己的大脑中取出一块切片,放在手中,满脸迷惑。这幅漫画形象地刻画了认知科学研究的一个悖论式的出发点:我们以人的认知方式来理解/探索人的认知方式。结合社会学和人类学历史上的一个或几个理论,讨论为什么研究认知需要理解社会与文化。

2. 法国著名人类学家Louis Dumont曾说,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在观察中蕴含着观察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 结合卡尔·马克思,埃米尔·涂尔干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思想,谈谈你对以下观点的理解:社会文化既成就了人,也限制了人,即社会是人类想象的结果,人把想象变成制度和观念体系,却世世代代被特定社会文化限制。

 

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每题 6分, 共30分)

1. 人类心智同一性 (psychic unity):心智同一性构成启蒙思想的重要内容,指所有人类,无论文化或种族,都享有相同的基本心智和认知构成。人类学家在解释人类文化时,始终面临世界统一性和经验多样性的两难悖论。英国古典进化论的代表人物爱德华·泰勒就认为,不同种族的艺术与科学发展的阶段是相似的,体现了人类一致性。由此同一性,人类文化创造和发展也应经历相同的阶段和过程。之后,以博厄斯为首的美国人类学历史学派肯定了全人类心智的同一性,认为无论在任何地区,人的思维能力都是相同的,每种文化现象都是自成一格的实在,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主义则通过呈现隐含在部落社会信仰与仪式中的理性肯定了心智同一性。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施特劳斯的结构主义更是透过不同社会的亲属制度、宗教神话等表征现象,探索其内在逻辑结构,从而试图展现人类思维的普遍基础。

 

2. 地方知识(local knowledge): 美国人类学家格尔兹于1983年提出,指“有意义之世界以及赋予有意义之世界以生命的当地人的观念”。这概念一方面源于人类学理论发展史上长期存在着普遍主义和历史特殊主义之争, 另一方面也受全球现代化过程和思潮的影响。地方性知识批判全球化和现代性对文化多样性的同质化影响,是对“现代”意义上人类学单一理性思维的挑战。如格尔兹所说,“在后现代观念之下重新审视各自的文化,必然要从笼统宏观的回到“地方性”的立场。”地方性知识强调知识赖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地方社会情境(context),情境变动不居,地方性知识也因之丰富多样。在《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中,格尔兹描写了巴厘人按出生的长幼序数把依次把孩子命名为“头生的”、“二生的”、“三生的”、“四生的”四种, 之后重新循环,体现往复无穷的生命观念,带有强烈地方文化特质。

 

3. 文化逻辑(cultural mentality/logic): 文化逻辑是指某一文化中人们思维和认知的规律,包括在论辩、推理、决策等过程中使用的地方性规则与机制。文化逻辑的研究可从人类学、社会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等多个角度展开。通过人类学民族志调查可获得全面、详实的语言材料,确认分类语词的民族认知特性、范畴化特征,并根据不同文化的社会习俗、宗教信仰和其他地方性知识,描述相关文化的论辩、推理和决策的认知模式。在这个基础上,人类学家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如何储存关于事物是什么以及如何运作和相互联系的知识。这些知识的网络通常被称作大众理论(folk theories)或者心理模型(mental models), 构成人们解释世界运作的出发点和决策与判断的前提。从社会科学(包括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等)角度看,可以研究政治机构(如主要世界大国的行政机构和立法机构等)、社会阶层(如工人、商人等)、特殊人群(如律师、医生、病人、经理人员和民警等)在各文化及亚文化中生成的文化逻辑。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不同文化建立了不同的认知加工过程。综合起来,文化逻辑不仅通过影响人们的信息加工方式(即认知过程),也影响人们对文化知识的组织,而影响人们与外界互动的行为方式。

 

4. 能动性 (agency):能动性是作为个人(individual)的行为者(agent)根据自身想法和愿望独立做出选择和决定的能力。社会科学认为社会结构(structure)和个体能动性(agency)共同影响人类行为(human behavior). 二者间的关系和互动形塑构成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基础命题,贯穿所有理论。涂尔干认为定义人类行为,关键看它是在何种条件下、以何种方式发生的, 受何种规范指导。社会中结构以内在隐含约束甚至是胁迫的方式,长久地存在并作用于具体个人行为中,引导个体行为符合社会和文化规范。因此,社会科学应当研究这种正式结构怎样被创造并如何决定个人行为。因此, “能动性”是源于集体表征,实质是集体意识,体现结构的规范。韦伯(Max Weber)认为人类行为是有意识的、可反应的,包含意图、目的和意义, 因此社会科学应当诠释行为和选择背后的意义, 能动性即个体主动选择并赋予事物象征意义的能力。此后, 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各种理论, 如帕森斯(Talcott Parsons)的社会行动理论,伯格(P.Berger)和拉克曼(Luckman)的社会建构理论,吉登斯(Giddens)的结构化理论,布迪厄的实践和惯习理论, 试图跨越结构与能动性的二元对立, 探讨个体独立行为的能力和社会结构束缚之间的关系。

 

5. 翻译(Translation) :翻译是一个长期形成的跨科学概念。语言和文化翻译的实践和困难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萨皮尔—沃尔夫假说,即每种语言都体现着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翻译始于田野,是人类学家生产的注释文字(annotated transcript),包括在谈话过程中写下的有上下文关系的笔记,和书写过程中的阐释性叙述。在文字层面上,翻译将一种语言的文本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文本。

人类学家学习研究对象的语言,在民族志写作中给不懂该语言的读者提供一个可理解的当地世界,从而把一种文化转译成另一种。民族志写作因此首先是翻译——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并在材料解读和取舍中把田野资料转换为一个有关他者社会文化的文本。

如现代人类学创始人马林洛夫斯基所说,翻译是一种让词语和它们产生的情境相匹配的能力,要求人类学家理解话语产生的情境,并把该情境置入产生这个特定话语的社会文化大背景中,如人们的世界观及当地社会语言和行为间的关联等。翻译是把社会活动及活动所处的更大社会政治和文化系统中的说话者的话语概念化的过程。因此,翻译充满困难和矛盾。

什么被翻译,呈现谁的声音,以及听者是谁等问题都在哲学上,实际操作中,及政治层面上产生很多争议。翻译不仅仅是字面或文化的翻译,也是一种表达功能(expressive)和语言行为(performative),具有社会效力。即翻译具有民族和政治维度,译者或明或暗地采取某种权力立场,这影响其字面和文化的翻译。

 

二. 简答题 (三选二, 每题20分, 共40分)

1. 谈谈人类学和社会学中的诠释学派(如人类学中的Clifford Geertz,和社会学中的文化社会学)对社会文化理论的贡献

1) 简述诠释学派的特点:诠释而非解释,不是去发现规律,而是去理解人类行为在具体情境中的意义,从而增加人类经验的丰富程度 (5分)

2)诠释方法与科学方法的互补性,人性与社会的交织互动(5分)

3)人类学的诠释学派的基本内容:文化符号,符号的意义随情境而变化,意义彼此叠加(5分)

4)文化社会学:价值理念是社会系统的根基,是特定社会制度/结构的形成原因(5分)

 

2. 简述社会学家Pierre Bourdieu 的实践理论的基本主张,辅以个案说明。

1) 布迪厄是实践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他的著作包括阿尔及利亚的民族志调查,《艺术的规则》(1965)、《再生产:教育、社会、文化》(1970,与让-克劳德·巴塞朗合著)、《实践理论纲要》(1972)、《区分:趣味判断的社会批判》(1979)、《语言与符号暴力》(1991)等。(5分)

2) 他认为实践是变化的习性在多元的场中经由反思性策略而产生的行动. 习性和场各为显隐,一个外显于社会,一个内化于人,二者相互强化. 习性是主体在场中长期形成的一种行动和性情趋向, 体现为与主体身世、相形相应的鉴赏能力,以及围绕该能力的象征性斗争和文化再生产. 场是社会中各种可能的空间, 其特殊性在于其产生内在信念和启灵性赞同的制度仪式对不同主体的吸力和斥力. 个体带习性进入场,又被场塑造和改变. 连接习性和场的就是个体的反思性策略, 与具体斗争或交涉方法的“战术”(tactique)相对应, 在日常生活中则针对从长计议、深思熟虑的预期性结果. (10分)

3)例如, 构成一个阶层的文化品味的社会实践是“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的结果。在以特定文化资本为其资源和象征的社会集团中, 主体通过集团塑造自己的感觉,同时又忘记自己是在集团的价值理念中行动,否认自己被强迫的一面. 人们营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又充当了该文化的载体. (5分)

 

3. 人类学研究认知经历了三个阶段:认知人类学,心理人类学,以及当代的神经人类学(neuroanthropology),简述每个阶段的特点,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人类学的认知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盛行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人类学家把文化作为一个知识体系,认可人的生物认知机制的统一性, 但提倡不同文化会选择和强化这一机制的不同侧面,以适应不同生态和社会环境,从而形成不同文化机制下的人类认知。这种人类物种统一的认知机制在世界多元文化中的展演及与地方历史和生态的结合,提出了如何整合人类认知在多元和统一上的协调问题. 该问题至今悬而未决. 此外, 这个阶段的认知研究脱离研究对象生活的时代政治经济,抽象地讨论一个文化的思维机器如何在大脑中运转, 即文化知识如何如数学体系般的推演机制. 这个机制与个体的真实生活有一定距离.  代表人物, 如Goodenough

2) 基于对这种研究路径的修正,二十世纪90年代,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以杂志《ethos》为核心,重新发展了一套对情境敏感的心理人类学,强调人类统一的生物认知机制对具体社会情境的敏感性. 这里的情境既包括作为知识体系的文化,也包括特定个体所生活的政治经济地位和状态对其认知形式的塑造。

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个体如何在社会生活中综合社会制度和结构,具体生活情境,个体情感和体验,以及个体生活目标等多元因素,设计自己介入社会生活的策略和方案,从而构建其自己的identity。代表人物如T. Cordas

3) 二十一世纪初期,人类学和神经科学家一起发展出neuroanthropology这个分支,探讨在具体社会生活情境中,个体身体内部发生的神经网络和机制如何因社会生活, 时代政治经济, 和生态环境而发生变化,即对个体生活至关重要的意义和策略如何受制于个体身体内部的神经网络,同时,这个神经网络又如何受制于个体的策略和意义。

Neuroanthropology从认知的角度整合人的社会性和生物性,探讨二者如何相互塑造,即人的生物性并不是自人类产生就固定下来,相反随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活而变,而人的社会和文化也不是人类的自由创造,受人的认知生物机制的影响。人类演化过程就是人的社会性和生物性协同进化的过程。代表人物如 Duque Dominguez。

 

三. 论述题  (三选二, 每题40分, 共80分)

1. 认知科学史上有一幅著名漫画,画中,一个人从自己的大脑中取出一块切片,放在手中,满脸迷惑。这幅漫画形象地刻画了认知科学研究的一个悖论式的出发点:我们以人的认知方式来理解/探索人的认知方式。结合社会学和人类学历史上的一个或几个理论,讨论为什么研究认知需要理解社会与文化。

1)讨论此漫画所蕴含的认知科学研究的三个取向:科学的- 把切片当物,与主体分离; 人文的 - 把切片当成主体的一部分; 修证的 - 切片同时是物,也是主体的一部分。(10分)

2)社会文化在第二,第三个取向中非常关键。这里有多种整合认知的科学研究与人文研究的各种路径,答题人可选择一个路径,详细分析,或者综述各个路径:如cognition in practice, 社会性与生物性的结合等 (30分)

  

2. 法国著名人类学家Louis Dumont曾说,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在观察中蕴含着观察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观察中蕴含观察者,即不能把研究对象简单地当成物来研究,由此引伸出人类学内外视角的交织(10分)

2)论证观察中蕴含观察者,以实例分析,可通过田野资料,或者后现代以来的反思,或者人类学对视觉感知从色素光斑到形象的过程的分析等(30分)

 

3. 结合卡尔·马克思,埃米尔·涂尔干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思想,谈谈你以下观点的理解:社会文化既成就了人,也限制了人,即对社会是人类想象的结果,人把想象变成制度和观念体系,却世世代代被特定社会文化限制。

分别讨论涂尔干的集体表象理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以及弗洛伊德的无意识与文明发展的理论,辅以案例说明。